“区域有品牌,国内有特色,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商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科研机构>>正文

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的广西大学民族研究所,19955月广西大学下文正式成立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直属广西大学,为处级科研单位,2005年,随着中国—东盟研究院的建立,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现已成为该院的常驻执行机构。现中心下设中国—东盟经济研究所、中国—东盟法律研究所、中国—东盟民族文化研究所及中国东盟研究网站,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东南亚社会的经济、法律、文化及民族等方面的研究,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5人,兼职研究人员  43人,其中广西大学外的研究人员9人。在专兼职研究人员中,有教授、研究员16人,副研究员1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杰出法学家1人。已初步形成一支知识、学历、年龄结构较为优化的科研队伍。中心主任唐文琳教授。

2005年,科研人员出版著作8种,发表论文39篇,研究报告 5  篇。承担课题 5项,其中国家课题 2项,广西大学重点课题1项,其他委托课题 3项。中心专兼职人员共获得了广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如唐文琳教授的论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产业经济发展研究》、袁少芬教授、李红的论著《民族文化与经济互动》、王选庆副教授的《信用制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广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潘春见副教授的论著《公平与效率》、陆善勇副教授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及应用》获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张文山、范祚军、陈喜强教授的论文获论文类广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我中心还获获得了2004年度广西大学科研管理先进集体二等奖。另外,在研究中心的兼职人员中,李欣广教授的《产业发展风险与管理》获自治区著作类优秀成果二等奖;唐文琳教授的论著《财富制造》获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由于研究中心的上述成绩,中心曾多次获得了广西大学科研管理先进集体二等奖。

近年来的主要学术活动:

12005元月5日,中国—东盟研究院宣布在广西大学正式成立(西大人字[2005]1号文)。它的成立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服务发挥重要作用。

22005518日,李欣广教授出席广西外贸统计学会2005年年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进入入市后过渡期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

32005616日至17日,我中心副主任张文山教授参加了由外交部政研司与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举办的在广州“《中国外交》发行仪式暨国际形势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发言。

4、袁少芬教授于2005722日至25日去山东省章丘市参加齐鲁文化暨民族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提交了“从齐鲁文化看汉族地域文化结构”的论文。

5袁少芬教授于2005922日至26日去越南的参加河内第八届亚细亚民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议题是:国际交流过程中的保存与发挥亚细亚民俗的价值及多样化

620051019日至20日,我中心主任唐文琳及副主任李欣广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7200511810日,我中心副主任张文山教授应邀广州参加“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

82005121718日由广西大学、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主办、中国—东盟研究院及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论坛在广西大学召开,引起社会各界的的广泛关注,广西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上一条:广西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