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有品牌,国内有特色,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商学院

经济学系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详情
毕先萍|经济学系/ 研究生/博士 教授|电子邮箱:bixianping@gxu.edu.cn|
教师简介:2009年5月至今,www.28365-365.com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6年1月-2009年5月,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教授
2005年9月-2007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2003年7月-2006年12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讲师、副教授
2000年9月-2003年6月,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博士
1995年9月-1998年6月,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法学硕士
1990年9月-1994年6月,武汉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学士  


#主讲课程#
宏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MBA);国民经济管理前沿(硕);国民经济核算前沿(硕)  

#主要研究方向#
创业、创新与就业研究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
1)2012-201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创业机会: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1163005,38万)
2)2009-,广西促进全民创业政策研究(合同编号XBS090772,1.5万)
3)2006-200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0503027,17万,已结项)
主要参与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要素市场扭曲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球经济技术裂变格局下中国后发地区企业跨越式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小企业生态性创新网络优化促进西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成长研究”  


#取得的主要成果#
获奖:
2014,广西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0年,第三届广西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0年,第五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6年,获黑龙江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主要论文:
1)毕先萍等.小额贷款公司财务绩效研究.学术论坛,2014,10.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2)毕先萍等. 制度对创业类型的影响——基于转型国家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比较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6):82-91.
3)毕先萍等. 创业机会来源研究:一个创造观和发现观融合的视角.经济评论,2013,4:20-26.
4)毕先萍等. 新创企业和成熟企业创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7):77-81.
5)毕先萍等.创业机会差异成因探析与未来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4(5):18-25。
6)毕先萍,2010. 创新促进广西创业跨越式发展研究,第三届广西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p111-115.
7)毕先萍等,2010,创新影响创业的作用机理及对广西的启示,第五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p125-130. 第五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8)毕先萍,2010,“国外相关组织促进青年创业的经验及启示”,收录入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09-2010)《当代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研究报告》第十章,计1.6万字,现代出版社,p148-164,2010.6.  
9)毕先萍,2009.改革以来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6(14):151-156.
10)毕先萍,2009.《劳动力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1:48-53.
11)毕先萍等,2008. 《青年农民工就业流动特征及影响研究》.《当代青年研究》,4:44-50.
12)毕先萍等,2007.《技术进步的要素和规模偏态:基于1980-1994年间我国四省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收录于第三届中国经济学博士后论坛会议论文集《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学》:153-162,经济管理出版社.
13)Bi Xianping, et al., 2007. Effect of biased technical change on factor demand: an Investigation into Chinese manufacturing Panel Data 1980-1994,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ICM 2007), AUG 03-05, 2007, GLOBALIZATION CHALLENGE AND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VOLS I – III: 1379-1385,  Science Press, Beijing, China, 2007. (ISTP Source,UT  ISI:000252036002001)
14)Bi Xianping, et al., 2007.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young peasant workers and its early-warning: an inspiration from French riot.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 AUG 26-27, 2007, ISCRAM CHINA 2007: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 420-425,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ISTP Source,UT ISI:000250334100080)
15)毕先萍等,2007.《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总量及结构的影响》.《统计与决策》,(10):71-72.
16)毕先萍,2006. 《技术进步的技能取向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收录于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博士后论坛会议论文集《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学:创新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毕先萍,2006.《青年农民工就业特征》.《当代青年研究》,3:36-50.
18)刘帆,修晶,毕先萍,2006.《中国青年失业趋势预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3):1-7;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D421《青少年导刊》全文转载,2006年第7期.
19)徐章辉,毕先萍,2005.《青年失业现状与再就业政策评估研究:国际比较与国内实证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毕先萍等,2005.《制度变迁、结构变迁与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111-118.
21)毕先萍,2005.《国外治理青年失业的政策及其启示》.《中国青年研究》,(3):23-28。《中国人口报》2005年11月9日第三版转载.
22)毕先萍等,2004.《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综合作用机制及社会福利影响研究》.《中国软科学》,(5):150-155.
23)毕先萍,2004.《青年失业的特征、成因:基于国际视角的考察》.《青年研究》,(10):12-21.收录于国际社会学会第34青年社会学研究委员会第六届亚洲区青年问题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